(题图:美国男性身高-年龄百分位图)
身高和长相,大概是一个人最容易给别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因为人类的社会性,身高对一个人的性格塑造以及个人成就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较高的身高都是受到偏爱的。有研究表明,同龄人中较高的孩子,一般比较受欢迎,有领导能力,从而发展出更强的自信心。而这一塑造过程主要发生在童年阶段,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身高在青春期末期突然增高,童年时并不太高,那么他就没有机会发展出更强的自信心和领导能力。
另外一些研究表明,人的身高大约有60%-80%决定于遗传,即父亲和母亲的身高(有些时候可能还要考虑祖辈)。决定身高的基因大约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散布在各个染色体上,因此遗传模式比较复杂。这些基因主要控制骨骼生长、肢骨(尤其是腿骨)的长度,以及脊椎骨的长度。从地理分布上来说,分布在寒带地区的人群一般体格较高,热带地区的一般较低。这是因为寒带气温低,较大的体格能够减少身体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从而减少热量散失;而在热带气温很高,小体格能够增加热量的散发,防止过热。从人种上来说,北欧白人的平均身高属于世界上最高的一类,男性经常超过180cm. 非洲黑人中存在身高极高的族群(有些接近2米),也有世界上最矮的俾格米人,只有一米多一点。黄种人的身高略低于白人。
对于中国国内来说,整体上看北方人身高高于南方人,而全国最高的一个省份是山东,这可能与人种结构有关。此外东北、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地也较高;西南地区最低。
人的身高增长绝大多数完成于18岁之前,但是某些晚发育的个体会持续增长到23岁。这个增长的过程显然是非线性的,老人讲“猛长仨月,猛长三生(三岁)”,也就是说三岁以前是长高最快的,出生的前三个月尤其快。可以看下面这个图表:
这是美国处于50%百分位(平均身高)的儿童每个月身高(身长)增加量图。可见很明显三岁以前增长最快,此后逐渐慢下来,而到了青春期又有一波快速的增加。女孩的青春期更早,身高增长于10-14岁之间,15岁以后基本不再长高;男孩更晚,身高增长于12-16岁之间,18岁之后基本不再长高。
一般来说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得高一点。前面说过一个人的身高有60%到80%决定于遗传,剩下的决定于环境因素,主要是营养状况和体育运动,还有充足的睡眠。 幼年期充足的营养,尤其是充足的钙、磷和蛋白质、维生素,能够提供身体长高所必需的建筑材料,因此保证营养很重要。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这一点已经不是问题。牛奶是一种非常优良的蛋白质与钙的来源,每天至少一杯奶有助于长高。运动对于身高的增长也有重要作用,因为运动首先刺激关节软骨,促进骨骼生长;其次运动刺激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需要注意的是运动不能过量,要科学计划。另外充足的睡眠也是必需的,因为生长激素只在睡觉时分泌。
一个人群的身高一般符合正态分布,也就是高斯分布或者钟形曲线,如下图所示。位于平均值附近的人数最多,距离平均值越远,人数越少。
中间“0”的位置是平均值,人数最多,向左(矮身高)和向右(高身高)的人数都随着距离均值越远而越少,这个距离一般以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来表示,简写为SD,或希腊字母sigma(),或s。位于1内的占样本总数的68.3%,2内的占95.4%,3内的占99.73%。因为处于三个标准差之外的既有极低的,也有极高的,所以如果身高高于3位置,就是人群中的前0.13%或者说是千分之一点三。
当然了,身高这个数据在4个标准差之外估计会离散一些,不那么完美符合高斯分布了,所以实际上的极高身高的人数可能超过理论估计值。但再怎么也不会差出十倍来,2米以上的占人群中的比例怎么也在十万分之一以下吧。
如果与某些人的感受有差异,那大概是城市、学校、家族、篮球队的“集聚效应”或者说叫“幸存者偏差”。广大的农村地区虽然存在感不强,但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是以分母的形式存在的。
对于女生:18岁的中位数身高是160.6cm(是不是有点出乎意料?),+1为165.9cm, +2为171.3cm, +3为176.6cm. 表格到此为止,我们看到一个标准差大概是5.4cm,所以+4是182cm, +5是187.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