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名现象最多的为什么是80年代生人?这个问题要想说清楚了,不只要梳理最近一百年来的历史进程,还要从更古老的传统说起。(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说清楚,我尽力。)
太久远的姓氏起源咱就不说了,春秋战国以后姓名模式基本就定型了。春秋战国时期(包括以前)还能看到奇怪的姓氏(不举例了),奇怪的名字(闵损、宓不齐、司马牛),到秦汉以后姓氏就顺眼多了,名字也基本是意义较好的字,而且以单名为主。翻遍整本三国演义,几乎找不到双字名。
到了后来的朝代,随着人口增加和历史上的名人数量累积,许多单字名已经被名人用过了,重名的概率也更大,所以双字名开始流行起来。但传统意义上的取名模式和禁忌还没有建立,典型例子是王羲之,他儿子叫王献之、王徽之,现代人眼里一看就是兄弟……
再往后就树立起了越来越多的规矩,理论上男孩子都得依照家谱上的辈分取名,一般双名的第一个字来自家谱中的字辈排行,第二个字由长辈随意取。不采用这种命名方式的也有,但很多人同时也有一个“谱名”,遇到同姓人了可以借此论一论辈分。
手头正好有《明清进士题名碑录》,随便翻了一下,清朝后期的进士人群里面(旗人除外)单名的大概占10%-20%。也就是说传统上双名占优势。而这种带辈分用字的命名法在整个人群中产生的重名率应该并不算高。(但,最常用的辈分用字也会造成重名现象。数据帝的常见男名表中,建国前的一个常见名“德明”,就是一个例子。)
因此,造成重名现象的原因,主要就是对家谱命名法的放弃。所有人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都会采用“好的字词”和“有意义的字词”。一旦去掉了辈分用字的束缚,在建国初期,很明显的答案就是建国、建华、建民、光明、和平(请参考数据帝的图表。请注意,“光明”于1955年掉出前十名,“和平”于1957年掉出前十名……“跃进”于1958年出现……)。建国后的一系列运动让人们对“传统”避之不及,愿意遵循家谱取名字的人也越来越少。
个人看法是,一旦人们在取名时放弃了字辈命名法,那么比较方便的区分辈分的方法就是单双名了。在传统年代,孔庆X必定比孔繁X大一辈,但如果不这么命名,孔建国和孔立新看起来更像是兄弟。建国初期的二十年间的名字还是以双名为主,可能是来自建国前的惯性;到了他们的孩子需要取名的时候,也就是八十年代以后,为了进行代际区分,单名就越来越多。这又叠加上八十年代的生育高峰,造成了八零后的重名率奇高。
(还有一些原因不知道是否成立,也先列在这里: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运动太多,文化教育水平跟不上,同时民众精神生活空虚,难以接触到知识、书本、影视作品以及其他外界,造成了民众在取名时的缺乏想象力。这种缺乏想象力在运动年代表现为取名与时代流行词一致,在八十年代表现为向一些很常见的单名聚集。)
在九十年代以后双名又重拾升势,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社会的开放度增加了,书籍、电影、电视节目逐渐普及,人们的眼界也随之增加;其次是群众的文化水平有了提高;第三是独生子女的比例增加,大人愿意在取名上面花的时间更多了;第四是八十年代生人的奇高的重名率带来很多不方便,许多派出所强烈建议取双名,有的甚至单名的不给上户口。第五是八十年代这一代人在新千年之后逐渐当爹妈,为了进行代际区分,也愿意给孩子取双名。
当然了,虽然双名重新增多,但重名的大户还是单名。不过重名的比例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变少,是能从数据帝的数据中看出的。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出生人口数很快下降,并最终稳定于1600万人每年,这与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每年两千四五百万相比还是差很多的。
近年来流行的名字,其风格也与以前很不相同,“言情味”很重。我在另一个回答里说过,进入新千年以后,受网络游戏、言情小说、古装剧的影响,新生儿取名开始文艺化,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严重的重名现象。(双字名如果重名了,后果更严重,给人的“震撼”更大。比如两个人都叫浩宇,比两个人都叫“明”给人印象更深。)
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查询中心”)9月公布,全国去年一年出生的户籍人口,重名人数最多的男名为“浩宇”,女名为“欣怡”,均超过4万人。
“宇”、“浩”、“轩”、“博”等寓意文质彬彬、胸怀博大的字最受男宝宝家长的青睐。
而“涵”、“怡”、“欣”、“梦”等象征甜美淑婉的字则为很多女宝宝家长的取名首选。
查询中心说,男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为“宇”,共出现90455次,女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为“涵”,共出现78737次。排名前三的名字,男名:浩宇、子轩、浩然,女名:欣怡、紫涵、子涵。
以上大概就是一些解释,希望说清了这个问题,即为什么八十年代生人重名的最多。